
上海翰华书画院合影
分赛地点:上海市
比赛日期:2021年9月25日
参赛机构:上海翰华书画院
参赛选手:张睿旸、唐宇辰、袁晟毅、盛子轩、杨瀚林、林 霖、闫佳乐、徐柳依、陆岑茜、顾纾琰、李卓尔、周钰涵、林泽宇
指导老师:郑文泉
监赛老师:杨宇纾
参赛选手感言
徐柳依:
我叫徐柳依,今年11岁,学习毛笔五年了。这是我第三次参加“米芾杯”比赛了,每一次都有不一样的体验和收获。这五年来,首先我要感谢我的书法老师郑老师,一直以来都是他在教导并鼓励我努力学习书法,我才能坚持到现在。他教我学会了篆书、隶书、楷书、行书这些字体,还认识了甲骨文和金文。同时我也要感谢我亲爱的妈妈,是她一直在支持我,让我走上了学习书法的这条道路。
第一次参加“米芾杯”比赛时,我才九岁,那个时候我对一切都很好奇和兴奋。虽然不停的学习和坚持的练习是一件特别辛苦的事情,但是我为了能得到一个好成绩,不怕辛苦,每天练习。终于在第二届“米芾杯”大赛时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。那个时候因为要彩排,我没能去到汉字研学馆游览和参加活动,我对那里充满了好奇,很想去看看。所以我报名了第三届“米芾杯”书法大赛。很遗憾,因为疫情,我们没能去现场比赛。通过努力,我在第三届“米芾杯”大赛也得了一等奖。然而能去汉字研学馆馆看看成了我最大的盼望,所以我又报名了第四届“米芾杯”。
今年我已经六年级了,往后的学业会越来越重,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参加比赛了,我异常的珍惜这一次机会。然而在万事俱备,我们准备出发去比赛之际,意外发生了。我们再一次因为疫情,阻隔了去现场比赛的步伐。我以为这一次我没有办法参加了,因为开学后我就得回广西上学,没办法跟大家一起参加比赛了。可是郑老师并没有放弃我,他努力的跟组委会争取到了我可以在家比赛的机会。这一次,我在妈妈的帮助下,独自完成了我的作品。这一次是否能得奖对我来说已经不重要,重要的是这个过程。每一次的比赛,都赋予了我不一样的体验。
“米芾杯”陪伴了我三年的成长,我希望自己能把米芾杯“守望汉字”的精神发扬光大。虽然练习毛笔的过程有些辛苦,但我也学到了很多的知识,所以我也要更加努力,持之以恒,让自己更加优秀。

参赛选手徐柳依
闫佳乐:
很荣幸在2021年9月25日这天下午迎来了第四届“米芾杯”国际书法大赛比赛。作为第一次参加这样比赛的我既紧张又兴奋,也非常的激动,作为比赛学员,非常感谢瀚华书画院给了我这样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。回首本次比赛,需要感谢的人非常多,暑假期间我们准备比赛,老师给我们不断的演练,我坚持不懈,有时训练时间过长,我也会觉得压力特别大,但是我却从来没有想着放弃过。这是因为有老师和爸爸妈妈的关心和支持,是你们让我在练习中明白了:时刻挑战自己,每个人的潜力都是无穷的,在比赛中其实真正的对手是自己,只要自己付出努力,沉着冷静不慌张,就一定能够成功。
在比赛中我要表现出更真实的自己,因为我收获的不仅仅是一次比赛,更是一次锻炼。我也看到其他参赛选手的经验和优势,让我也看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,让我更有动力的去改正。这次的比赛我也会深深的烙在心里,在我的学习生涯中有这样一次磨炼的机会,我相信只要努力,奋斗,拼搏就一定可以取到好成绩!

参赛选手闫佳乐
杨瀚林:
首先我十分荣幸能参加这场“米芾杯”大赛,也十分感谢各位老师的指导。比赛前的一个月,我几乎每天在家练习两到三幅作品,让老师帮我指出问题,然后我再调整。经过不断的练习和调整,我的书写有了很大的进步。原定于七月下旬的比赛,由于疫情的原因推迟了。当我听到这个消息时还是蛮失落的,毕竟准备了这么久,后来想想虽然比赛推迟也未必是坏事,这样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做准备了。终于,在9月下旬这场姗姗来迟比赛要开始了,我知道能参加比赛的都不是等闲之辈。在比赛中,我非常认真的对待,当然我也拿出了真本事。比赛对我来说既是一次学习,又是一次锻炼。无论结果如何,我都会再接再厉的,加油!

参赛选手杨瀚林
上海翰华书画院简介
上海翰华书画院是一家经国家主管部门审批注册,集创作、交流、培训、展览为一体的专业性、综合性的艺术机构。书画院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,发掘、培养,推介年轻的艺术人才,传承与推广、普及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。
书画院现开设有书法、国画、素描、动漫、创意画、围棋、民乐等艺术课程。画院以幽雅的艺术环境、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以及具有专业、经验丰富、稳定的教师与服务团队,为每一个喜欢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学员提供的差异化、个性化、人性化的学习平台。
书画院既秉承传统,又与时俱进。通过培训、展览、讲座等,让学员在艺术情境中感知传统、亲近传统,从而提升自身艺术修养,陶冶情操,在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体味生活,体味人生。